IPC的新數據顯示,電子制造供應鏈已經感受到俄烏戰(zhàn)爭的影響。
IPC 的 4 月份經濟月度更新和全球情緒調查發(fā)現,五分之四的制造商預計戰(zhàn)爭會對商品價格和運輸成本產生負面影響,而十分之七的制造商預計會對原材料庫存產生負面影響。
除其他結論外,IPC 調查結果顯示:
材料成本指數升至最高水平,幾乎所有面板都報告材料成本上漲。
制造商預計汽車、消費和工業(yè)電子市場受沖突的負面影響最大,而國防市場可能受到正面影響。
總體需求依然強勁。新訂單指數在上個月略有下降,但仍處于擴張區(qū)域。積壓指數也略有下降。
可供客戶使用的庫存(IAC 指數)本月滑入收縮區(qū)域,表明庫存水平較低。
歐洲的經濟影響最為嚴重,GDP 預測下調??了近一個百分點。美國 GDP 預測下調??了十分之二個百分點,預計 2022 年增長 3.5%。
俄烏沖突正以多種方式影響經濟,包括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,許多價格創(chuàng)下歷史新高;信心下降,導致消費者支出和企業(yè)投資減少。雙向制裁也在減緩經濟增長。
IPC 首席經濟學家肖恩·杜布拉瓦克 ( Shawn DuBravac ) 表示:“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:潛在短缺、庫存增加以及不確定性中的投機性購買。” “至少目前,歐洲和美國的經濟體都站穩(wěn)腳跟,能夠很好地抵御戰(zhàn)爭的負面沖擊,但增長將受到阻礙?!?/p>